“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白露节气刚过去不久,在普者黑国家湿地公园内的双甲山码头,芦花正盛,湿地里、碧湖畔、码头边,水鸟飞翔,远处的孤峰依旧苍翠。
芦花荡旁,一座暗红色建筑掩映在绿意中。“欢迎您来到普者黑国家湿地公园宣教中心,在这里您将可以穿越到普者黑的昨天,感受普者黑的变化。”宣讲员陈俊宏是本地姑娘,“我时常会把自己的感受融入到宣教内容里,让更多的人看见普者黑的变化,感受普者黑的魅力。”
△湿地恢复前
△湿地恢复后
在宣教中心内,有几幅对比图片格外显眼。“每次介绍这几幅图片,我心里都很骄傲。”陈俊宏犹记得,小时候与哥哥在水里游戏的场景,一头扎下去,哥哥便会抓住一条小鱼送给妹妹。长大后,随着发展,普者黑的水质一度变得浑浊,兄妹俩也不再下河游玩。“我记忆中清澈的湖水又回来了!”
△水体恢复前
△水体恢复后
近年来,普者黑国家湿地公园以全力保护普者黑湿地自然环境为前提,针对湿地动植物生境,包括湖水、湖滨带、湖周山体等开展了一系列湿地恢复工作。如今,良好的水体系统和生态功能为水禽鸟类提供了适宜的栖息场所。据统计,鸟类的数量达到了208种,相较于之前增加了69种;鱼类的数量达到了89种,其中,丘北盲高原鳅和丘北金线鲃仅分布在丘北地区,具有非常重要的保护价值;维管束植物的数量达到了823种,成为了实至名归的生物乐园。
△螺蛳洞处退塘还湿前
△螺丝洞处退塘还湿后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不再只是出现在书里的场景,普者黑一代又一代的专业人士和本地居民用实际行动再现了这个场景。自2017年8月建成以来,7500余人走进了普者黑国家湿地公园宣教中心,更生动地了解了普者黑水下的故事,也坚定了保护这片生态美景的决心。